上海:7 天,工会把 1200 个岗位送进停产企业

多亏了平时形成的“工会朋友圈”

从接到工厂即将停产的通知,到重新应聘成功,只隔了短短一周时间。8 8 日,在上海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和闵行区职工服务中心的共同努力下,“职通车”载着 1200 个岗位,成功为即将停产的伊思娜公司近 300 名分流职工举办了转型洽谈会。

   “‘职通车’如同一场及时雨,让一起极易酿成群体性劳动纠纷的事件消弭于无形。”上海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高越告诉记者,类似的“职通车”活动,职工服务中心已举办多次,有效发挥了工会维权与维稳的双重作用。

企业关停,近 300 名职工野饭碗冶不保

7 月初,上海伊思娜有限公司由于亏损严重,作出了关停决定,近 300 名职工将失去岗位。公司行政方和工会第一时间向上级工会组织发出求助请求。

上海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获悉后,即刻安排工作人员前往企业了解详情。市总职工服务中心、闵行区职工服务中心与企业工会研究完善职工安置方案,并提出了根据企业关厂进度安排洽谈会的建议。

7 31 日,就在职工们接到工厂将于 8 月底关闭通知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周后工会将举办转型洽谈会的消息,这让他们忐忑不安的心情有了稍许平复。

工会神速,将 1200 个岗位送进企业

8 8 日,转型洽谈会如期在伊思娜公司举行。闻讯而至的职工们欣喜地发现,现场设摊的企业达 40 多家,提供的岗位有 1200 个,不由感叹工会的组织能力。

   “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举办如此规模的洽谈会,‘工会朋友圈’功不可没。”高越笑言道。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市总职工服务中心加快了“12351 职工服务平台”和“工会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会朋友圈”。

为了减少复试环节中的舟车劳顿,洽谈会还在现场开辟了实操专场。一些企业专门携带样品,要求应聘职工现场操作加工,来挑选需要的职工。

洽谈会结束了,但工会的服务还在继续。上海市总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向职工表示,洽谈会后还会通过“12351 职工服务平台”发布岗位信息,为未达成就业意向的职工提供持续的就业服务。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