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勤劳和智慧推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
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是属于全体劳动人民的节日,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节日。从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距今已有65个年头。在这65年中,广东工人阶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涌现出一批批劳动模范,包括新老劳模在内的广大劳动者们为广东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付出了艰辛和汗水。
广东的发展令人振奋和自豪,但新时期广东的发展又面临着“瓶颈”问题。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省份,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总体向好,仍处于可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省当务之急,只有改变我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够有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求坚持工人阶级先进性,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发挥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工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责任,就是充分发挥好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充分发挥劳模领军人物作用。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支持劳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制定劳模学习深造计划,探索建立劳模建言献策“直通车”,不断提升劳模的社会地位和光荣感,为劳模发挥作用创造更好条件。积极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从劳模所在的团队入手,组织职工积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攻关、发明创造、技术培训、业务交流、高师带徒等活动,推动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广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师创新工作室,不断完善建立劳模工作室和技师创新工作室的条件,建立劳模工作室和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学习交流、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台账档案、考核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引领作用。
二是结合劳动竞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为龙头,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基础,充分调动全省职工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推进创新班组、创新团队建设,推动劳动竞赛向非公企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使劳动竞赛在增加职工收入、提升职工技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全面深化各具特色的“五小”活动,让活动成为职工群众展示聪明才智和自身价值的大舞台,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全领域行动,人人提建议、个个搞创新、生气勃勃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活动热潮,推动劳动竞赛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和更好效益方向发展。
三是努力提升职工素质。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工会必须把提高职工素质和科技创新融合起来,通过各种职业技能,劳动技能的岗位培训和转岗培训,提高职工群众的就业能力,树立科学就业观。实施以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为对象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项目,以进城农民工为对象的技能提升培训项目,有效提高培训针对性。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重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如学会、研究会、行业协会等社团,使科技创新成果及科学精神惠及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用勤劳创造幸福,用智慧铸就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要明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职工素质则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职责,齐心协力,埋头苦干,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应有贡献。